国产芯片

数字信号处理方勇 为通信网络奔走发声——记九届区政协委员方勇

小编 2024-11-24 国产芯片 23 0

为通信网络奔走发声——记九届区政协委员方勇

来源:临安新闻网

政协委员方勇是中国移动临安分公司总经理,他履职尽心尽力,贴近一线、务实调研、撰写提案,为临安通信网络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在通信行业工作20年,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公司的管理者,方勇见证和参与了通信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他的带领下,临安移动围绕“服务民生”的宗旨,不断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有线宽带覆盖能力,着力打造一张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的优质4G网络,并全面发力加快5G网络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通信服务环境。作为市政建设的弱电牵头单位,在钱王街、石镜街、城中街等道路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及6个示范型村落景区创建过程中,临安移动积极协调各运营商的改造需求与业主方的进度要求,高效做好杆线迁改工作,全力支持项目建设。

作为八届、九届区政协委员,方勇的履职热情和干劲一如既往,一直关注通信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让群众及时享受到通信技术带来的便捷。“线乱拉”治理是我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方勇作为弱电牵头单位负责人,牵头协调弱电线路整治的技术方案设计、施工与验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他也发现了一些隐患和问题。“当时,对村镇中新建或者重建房屋,一方面入户线如何走线没有统一标准,容易产生新的‘蜘蛛网’乱象,造成重复整治、资源浪费。”方勇说,另一方面,对涉及整体环境的入户线处理尚无形成有效监管。带着这些问题,他在2018年政协全会上,提交了“关于设立村镇新(重)建房屋强弱电管线设施配置标准及监督验收机制的建议”的提案,阐明了自己的见解,这一提案为我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线乱拉”治理规范化长效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方勇还针对住宅小区电梯手机信号整体覆盖水平不高的现象,深入开展调研,并撰写提案,呼吁对已建成小区存在信号盲区的电梯进行信号增强,同时加强源头把控,推进新建小区电梯手机信号覆盖,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眼下,5G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前期网络机房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进度较慢。”今年,方勇重点聚焦5G网络机房建设,希望能通过统一规划,实现通信基础设施与城市整体景观的融合,并建立健全多方协调推进机制,共同推动5G在临安真正落地。

方勇:执着探索 拨开数字迷雾

当今世界,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获取和存储海量数据指日可待。在数据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面临着严重缺乏这些海量数据蕴含知识的困境。“数据丰富、知识贫乏”的矛盾日益显现。大数据一方面给传统数据处理技术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有效促进了现代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方勇教授长期致力于数字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编码理论与技术、非平稳信源信道编码、压缩感知、高性能并行计算等方向取得了很多创新性成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他——

科研:见微知著获取理论系列突破

方勇于2000年、2003年、2005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分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本硕博连读)。师从我国图像与视频处理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元老吴成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通信与信号处理。吴成柯教授团队在我国卫星图像压缩领域具有开拓性的地位,其主持研发的嫦娥探月卫星图像编码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涌现出了长江学者李云松教授等一大批知名学者。2007—2009年期间,方勇加入韩国汉阳大学,受聘为研究教授,师从国际视频编码领域权威专家、韩国工程院院士郑济昌教授。2009年起,他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工作,现为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负责人、智能感知与控制团队领头人。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以高级研究学者身份访问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任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客座教授,师从国际编码领域权威专家、加拿大双院院士、IEEE会士杨恩辉教授。

最近几年,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得非常迅速,而无线通信物理层中的信号处理技术相对发展较慢。更多的研究可能集中于认知无线电、合作通信等热点上,以至于有的研究者认为未来的信号处理领域可能已经走入困境。

作为一门新出现的技术,还有很多的研究需要进行,特别是在译码上,找到一个合适可行并且有效的算法显得十分迫切。方勇提出基于滑窗的置信传播(BeliefPropagation,BP)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在译码阶段信源统计特性和信道噪声参数未知的情况下,译码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具有简单易实现、时间复杂度低和不依赖于初始值等优点。

执着探索:拨开层层迷雾

科学真理,茫茫大海。而置身于这茫茫大海中,方勇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拨开层层迷雾,更接近他心中所想的大自然当中普遍存在却不易被发掘的规律,而这,也是他从事研究的初衷。

2000年至今,方勇将研究兴趣集中在视频压缩与传输、分布式信源编码等领域,提出了基于容错熵编码结构的变长码块长度编码算法,显著提高了变长码流的抗误码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视频及其他各种变长码流的容错传输。

在信息安全方面,应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对数字信号处理的挑战,方勇团队从算法上、应用上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行改进,有效解决了现有算法的不足,使得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性能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在多维信号压缩感知的重构、极化码及其应用等方面也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成果。

未来:科研传承厚积薄发

在数字通信与信号处理研究的道路上一路走来,研究的求真和执着让方勇收获了一系列奖项和荣誉。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以第一完成人获得陕西省高校科技奖二等奖1项。被评为“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他还荣获了2012年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他相继在SCI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或录用论文20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累计SCI他引40余次。为此获邀担任了3个SCI期刊的编辑。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赞同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方勇却一直保持着清醒。他为成绩欣慰,也为未来思考,寻找着一个又一个新的破冰点。

方勇在这一领域的探索是持续、深入的。他多年来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医学与信息学系(UCSD-DBMI)在通信与编码领域保持了密切的学术往来与合作,曾先后将数位同学送往该校留学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得益于此,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与该校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双方一致通过,共同申请并设立科研项目,共享研究成果,定期选派优秀科研人才到UCSD-DBMI进行访问交流。以开放合作的办学理念,为师生创造搭建出国学习深造的平台,拓展在通信与编码领域合作研究的空间和影响力。

科研之外,方勇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学。他承担了《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等本科生课程以及《信息论》、《模式识别》、《图像分析》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茵茵校园之中,他享受与学生交流讨论的机会,在他看来这能促进双方共同进步,而科学真理,本来就是在不断碰撞、寻觅的过程中获取的。

年纪轻轻,一长串坚实的足迹,青年教师方勇可谓是年轻有为。多年置身于数字与信号的世界,正是坚持内心所向,让他在快乐探寻中,找到了一个又一个数字与信号世界深处那看似简单实难获取的神奇规律。

相关问答

为何马拉松赛这么多猝死的情况?

从选手个人的角度看,当然是尽量做到了解自身状况,量力而行。有条件者可以监测比赛过程中的心率,所有人都应随时留意自己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综观这两年中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