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

数字信号处理 张小虹 黄心村谈张爱玲的异乡和世界

小编 2025-01-19 国产芯片 23 0

黄心村谈张爱玲的异乡和世界

苏枕书

黄心村(章静绘)

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的黄心村教授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时,博士论文即以张爱玲为题。此后,她在威斯康辛大学执教多年,研究领域扩展到二十世纪华语文学、东亚跨文化研究和视听文化研究。五年前,黄教授来到香港大学,借着筹办张爱玲百年诞辰在线展览的机会,重拾张爱玲研究。她有意识地运用上述诸领域的研究方法,利用新鲜出土的材料,辅以“焦距的调整”,最终在新著《缘起香港:张爱玲的异乡和世界》中展现了一个崭新、迷人的世界,大大深化了我们对张爱玲的认识。在接受《上海书评》的采访时,她谈到了我们要在何种参照系下怎样重新阅读张爱玲:不能简单地将她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而是要“从张爱玲重新出发”,去挖掘她背后更加丰富、深邃的文本空间与创作源头——不仅仅包括她的文字写作,还有她的图像创作、她对设计的理解……

《缘起香港:张爱玲的异乡和世界》,黄心村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

您的新著《缘起香港》以张爱玲在香港大学的求学经历为起点,还原她在港大的住所、课堂,而且您重走了张爱玲曾经上学的道路,爬了她曾经爬过的山坡,也考证了她的写作与她的历史老师佛朗士、中文老师许地山之间的渊源。您指出,今天的港大中文学院大致沿袭了当年许地山拟定的格局。能否请您谈谈港大中文学院的现状?今天港大中文学院的师生对张爱玲的香港经历是否还有一些共同的记忆和体验?

重走张爱玲上学路:沿宝珊道往山下走,当年的山路没有沥青铺面,应该比较窄,但路边的护坡石墙和根须盘绕的细叶大榕树应该在张爱玲的时代就有了。黄心村摄于2022年2月。

黄心村: 港大中文学院目前的结构确实跟当年许地山改组以后的结构相差不大,可见许地山当年的理念是超前的,他用一种现代的学科整合的方式、角度来重新设置了中文系的课程。张爱玲当年上学的时候,主科是英文和历史,辅科修的是中文,包括文学和翻译。她本来要去伦敦大学念书,因为转到港大,才有了选修中文的机会,但主修英文和历史的志愿没有变。港战爆发之前的两年多里,她的时间基本花在念英文上,在英文系、历史系的必读书目之外,还有一个很长的课外选读书单。中文是辅科,她不见得花很多精力。她真正回到中文环境里是战争爆发后,她在战乱中找到了一份闲职——在冯平山图书馆做防空员,按她自己的说法,还没搞清楚防空员是做什么的,战争就结束了。冯平山图书馆里有很多中文书,其中善本不少,许多明清小说堆在馆里,都是她从小看的——她小时候在父亲的书架上看到什么好玩的就抽出来看,完全没有系统。在战火隆隆之下,她照样还是从冯平山图书馆的藏书架上抽书出来读,抽到《官场现形记》,抽到《醒世姻缘传》,都是命运的安排。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空间,外面炮火隆隆,而藏书架是封闭式的,你听得到外面的声音,也可以沉浸在书页里面。所以,她重新沉浸于中文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

甫落成的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1932年。香港大学档案馆藏。

相对于中文系,张爱玲更是一个英文系的学生,她读的那些十七到十九世纪的英文经典现在还在必读书单中,当然,现在英文系的课程要现代化得多,包括很多二十世纪的现代文学作品。张爱玲那个时代,二十世纪文学非常少,因为还在发生中。我觉得如果要寻找一个延续的人文传统的话,可能她与之前港大英文系和历史系的传统更有延续性。

说到走山路,挺有意思的。我刚到港大工作的时候,其实很少想到张爱玲。2020年张爱玲百年诞辰,我猛然有了要做点什么的念头。我本来就研究过她,因为策展而仔细阅读了大量档案资料,也重新寻访了她当年的路线和出没的空间,突然就好像被“打中”了,有一种强烈的意识——“这是张爱玲的香港大学”。这么多年一直没有人来仔细梳理她和港大的关联,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必须由我来做。从校园大学道走蜿蜒的山道上西半山,之前是很窄的山路,现在不一样了,是宽阔的马路。走到宝珊道8号,你就发现:多高啊,真是像登天一样的感觉。当年张爱玲作为第一批学生搬进宝珊道8号的圣母堂宿舍以后,白天下山去念书、上课、坐图书馆,结束一天的课程之后,回到那个宿舍,就不会再下来了。那条漆黑的山路,那么高,那么崎岖,那么远,住圣母堂的女生回到宿舍都是乖乖待着,基本上没有社交生活。那么,她们做什么呢?对张爱玲来讲就是看书,大量地阅读。

黄心村考据出张爱玲从前居住的港大女生宿舍,这是在成为女生宿舍之前的建筑样貌。摄于1930年代。亚历克·库珀(Alec Cooper)私人收藏。

那时港大的课程安排应该也非常紧张,读《小团圆》有这样的印象,大家准备考试时,气氛非常恐怖。

黄心村: 《小团圆》前两章中,临考的女生个个叫苦连天。张爱玲选的港大文学院当年有四个不同的组合选择,她选的是Group A(第一组),主修英文和历史,是难度最高的组合。所以,即使是要把规定的主修课完成,已经花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再加上长长的课外阅读书单,她的时间安排得很满。她的英文和历史成绩很好,但中文的成绩没那么好,所以她说自己每科都拿第一,属于记忆的误差。

您前面提到的一个点特别有意思:您在张爱玲百年诞辰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原来这是张爱玲的港大,您仿佛被“打中”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黄心村: 是被“打中”了。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之前研究张爱玲,都把她看成是上海的张爱玲。我第一次接触张爱玲是大学时,张爱玲刚刚“解冻”,柯灵先生写了一篇《遥寄张爱玲》,发出一个信号:张爱玲作品可以重新出版。上海书店马上在1985年就影印出版了《传奇》,我那一册上写下的购书日期是1987年。当时觉得这书的封面实在是怪异得很,晚清仕女图,配上一个没有五官的绿幽幽的人形,鬼一样地往里探望。读起来,整本书的年代感特别模糊,完全没法定位。我心想,这是什么东西啊,怎么还有这样的文字?她真的就是这样,猝不及防地重新降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我生长于七十年代,我们所受的教育完全没有让我们做好准备来接受这个完全不同的文字的世界、感性的世界,我就这样被“打中”了。后来拿她做博士论文选题,这是思考之后的有意选择,不算被“打中”。

炎樱设计的《传奇》增订本封面,上海山河图书公司1946年版。黄心村藏。

来了香港之后,我再次被“打中”了。张爱玲研究相比我当年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已经是另一番天地了。近二十年里,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先生持续挖掘、整理、出版大量的手稿,她晚期写作的脉络清晰地展现了出来。这一来我就发现,原来上海的张爱玲只是张爱玲的一小部分。两年前再次“打中”我的,是一个清晰而鲜明的香港的张爱玲,而且,这个香港的张爱玲贯穿了她的全部写作生涯,自始至终,香港的张爱玲一直都在。

上海的张爱玲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提起她,我们就会想到海派文学,就会想起旗袍、摩登、言情这些元素。等我们看到香港的张爱玲的时候,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丰富的内容。回头想想,她在上海沦陷那段时间,也是二十多岁,是她作为一个天才作家的作品井喷期;可是,理论上来说,一个作家更为成熟、完善的作品,应该是在人生的后半程。这样说来,香港的张爱玲与张爱玲的香港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题目。您写完这本书后,是不是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黄心村: 是意犹未尽,责编陈甜最明白,我常对她说:“哎呀!这个没有写进去!”书定稿之后,依然不断地有新鲜的资料涌现。比如佛朗士,我们之所以觉得他是一个传奇人物,是因为我们对他了解太少,而了解到的那些内容又特别有声有色。关于佛朗士,可以不断挖下去。对许地山的研究也远远没有做完,我希望会有年轻的学者继续做下去。研究许地山对学者的要求非常高,需要精通中文、英文还有梵文,重新去看许地山这样一个多才多艺、在多语言体系里工作的学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这是一个大工程,可以作为一批博士论文的题目。

对斯黛拉·本森(Stella Benson)的挖掘是我自己给自己的功课。她1944年说过那一句“外国女作家中我比较欢喜Stella Benson”,一直是一个历史的悬念。大家都引用,说张爱玲最喜欢的外国女作家是本森。但是,本森究竟是谁?为什么张爱玲和她之间会发生联系?我当年写博士论文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研究的就是沦陷时期的上海,还写到了女作家聚谈会,可也只是提了一句,没有深究。隔了那么多年,始终无人来发掘这个课题,它等了我这么久,我觉得这是命运让我完成的功课。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阅读和梳理本森的作品和相关资料,最后写成一个三万多字的章节,却是意犹未尽,还可以做下去。

1932年,斯黛拉·本森与伍尔夫在英国南部蒙克小屋的合影。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张爱玲背后是有一个丰富的文本参照系的,我们的梳理工作其实刚刚才开始。很多作家属于她在英文系课堂之外的阅读书单,比如毛姆,他对张爱玲的影响比本森更大。毛姆小说里人物会说的话、会做的事、会有的表情,许多都移植到了张爱玲小说里。本森和张爱玲,毛姆和张爱玲,我更愿意看成一种在世界文学场域里的“相遇”——我不用“影响”这个词。张爱玲和本森是非常偶然的相遇,和毛姆也是,而且不断地在文字的层面上撞到一起。张爱玲和毛姆的联系,目前的研究,也是止于皮毛。如果真的要深究下去,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对研究者要求极高。其他还有好多作家,像H. G. 威尔斯、萧伯纳、小赫胥黎……都是张爱玲写作参照系中重要的声音。当然,她还提到日本作家——她也读日本文学的。

您书里关于本森那章我非常喜欢,有一个重要原因:她是一个女性作家,去了那么多的地方,居然还在协和医院短暂工作过。而且,您通过挖掘张爱玲的文本参照系,竟然发现了佛朗士和陈寅恪一张共同的照片,真的太有意思了。

香港大学中文系师生1941年秋季合影,摄于邓志昂楼前。佛朗士坐在陈寅恪教授和精通汉学的忻祖尧神父中间。那年8月,张爱玲的中文老师许地山突然离世,校方便邀请当时滞留香港、准备远赴牛津大学担任汉学教授的陈寅恪留下,接替许地山的位置。合照摄于1941年秋天开学季,距离战争爆发只有几个月。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藏。

黄心村: 本森从小生肺结核,被医生预言命数不长。她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九岁时父母让她开始写日记,才走上写作的道路。这样一个没有正式上过学的人,协和医院竟然雇她到放射科工作。她到香港拔萃男书院,学校竟然让她教各种科目,只有数学不教,她身体那么弱,还去做体育老师。她1919年离开英国,在不断的行走中看世界。不仅没有早夭,居然还活到四十一岁,几十年下来,走了那么多地方,留下那么多文字。这么一个奇人,1933年去世之后,却很快被英文世界遗忘。她的英文写作风格在她那个年代是很特别的,她在我们这个时代还会重新有读者吗?没有张爱玲,我根本也不会对本森感兴趣。本森的作品我都是去拍卖网上买的,买到的都是初版本。今后这些书会不会变得昂贵?会不会因为张爱玲的热度而被重新出版?很难说。

你提到的佛朗士的照片来自港大中文学院的相册。佛朗士的右手边坐着精通汉学的忻祖尧神父,左手边是陈寅恪,但就是没有人知道中间这位当年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我看到那张照片的时候惊呆了。找了很久,这是我见过的最清晰的佛朗士肖像了!而且他的穿着特别体面。按照张爱玲的描写,他非常邋遢,用一块暗败的绸子充当领带。中文学院合照里的他应该是穿了最好的一套行头,领带也整整齐齐的,完全看不出现实生活中是如此的不拘小节。

您前面谈到张爱玲也读日本文学,我有一种感觉,民国时期那些先接触西方文学或者学术的人,好像都不太接受日本文学,清末民初直接去日本的人倒容易受到影响,比如胡兰成——不过,他特别容易被各种东西蛊惑。尤其是他晚年在日本度过,也写了相当多的文章,对日本的感觉一惊一乍的。光凭这点来看,他跟张爱玲就是很难交流的。

黄心村: 他们两个人完全是两种趣味,因为沦陷上海非常特殊的环境和气氛,才有那么一段关系。张爱玲跟胡兰成的关系我是很不愿意涉及的,我在书里只提过一次胡兰成,恨不得根本不提。张爱玲背后的文本参照系的主体部分是英语和英美文化,日语和日本文化是跟着战争进来的,是一种强迫性的、占领者的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张爱玲有她的距离感;其实对英美文化、英语世界,她也有距离感,对日本和日本文化的距离感自然更多。这一点,胡兰成从头到尾没法理解。张爱玲作为一个写作者的天赋所在,就是永远会保持距离感,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放弃审慎的态度。跟胡兰成那段关系当中,我想她就是这样的。包括1946年初她从上海到浙南旅途中写的《异乡记》,虽然是游记,在记录的同时就把旅行经验虚构化、小说化了,将“他乡”里的“他”迅速归档。即使是非常痛苦的情感经历,她也能做到保持距离感,而且永远不忘写作的初衷。我觉得这是特别珍贵的,是胡兰成完全无法企及的。

她在《异乡记》中写到的乡下风物,比如被杀掉的猪“笑嘻嘻的……极度愉快似的”,非常有她的特点。上一句可能在讽刺,下一句马上是一种淡淡的悲哀或慈悲。两种感情永远同时存在,特别动人。读她的文章,就像您刚刚说的,有一种距离感——她太敏感了,一开始就看透了一切,不会离得特别近,始终都能保持着一种独立或者说清醒。

黄心村: 对,她会在两个感性世界里调整,她有很柔软的一面,有内心慈悲的一面,但是马上“酷烈”就进来了,而“酷烈”的背后又是清澈的东西。她永远可以在亮色和暗色这两个不同的感性世界里做各种各样的调整。

张爱玲谈食物的那篇《谈吃与画饼充饥》,也是比较后期的,从中能看到她不断吐槽美国的食物——如您所说,她对英文世界也始终保持距离。但就是这样一个她,在《对照记》里非常深情地写她的祖先,“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这里就能看到她完全没有距离感的那一部分,看到她最挚爱而又难以表达的那一部分是什么。很复杂,也很有意思。

黄心村: 这句“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觉得其实讲的是文本的再生。死亡成为一种文本,可以重复。张爱玲很厉害的一点就是,可以把任何文本里的瞬间放回到一个非常感性的世界里,然后又可以从感性世界里抽离出来,再回到一个绝对抽象化的文本里,她在中间穿来穿去没有任何障碍。

2009年《小团圆》公开出版时,有一种批评说她写来写去就是那点事情。这一点恰恰特别动人,您在《缘起香港》就有精彩的阐述,她怎样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本里,反复叙述同一件事情,不断地重写自己的作品。台湾地区当时也有人抵制这本书的出版。

黄心村: 我觉得《小团圆》的接受过程很有意思。书刚出来的时候,大多数人或者读不懂或者不喜欢,现在不一样了,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部杰作,至少也承认这是她的代表作。几年前,我在台湾“中研院”主持一场讨论,台湾大学外文系的学者张小虹上台发言时,对着坐在下面的宋以朗先生说,她认为《小团圆》不该出版,这是违背伦理的,这是张小虹一贯的观点。但就在这几年里,她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她终于读了《小团圆》,认为这是一部杰作,还向宋以朗先生道歉。

记得《小团圆》刚出来的时候,还有索隐派忙着寻找书中每个角色在真实生活中对应的历史人物,很多人下了工夫去做。我自己拿到书后没有马上去看,一直放着,过了几个月才鼓起很大的勇气去看——看了以后非常难受,因为我觉得它是一种毫不留情的自我解剖。现在回头去看,宋淇1976年写信劝她不要出版《小团圆》,说时机不对,会给人误解成自传,是非常正确的。当年不是阅读这本小说的时候,直到前些年也仍然不是。但是今天确实是重读《小团圆》的好时机。

以前我认为张爱玲最好的作品是上海时期的《传奇》《流言》,现在我觉得《小团圆》是她的集大成之作——如果在张爱玲的所有作品里只能选一部代表作的话,我会选《小团圆》。而且,这部集大成之作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酝酿了,要讨论什么是“生命书写”,《小团圆》绝对是“生命书写”。七十年代她写完《红楼梦魇》,就讲到《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提出这个论点的时候她同时在写《小团圆》的初稿,仿佛也是对她未来的读者说,我写的是小说,不是自传。她的晚期写作的脉络可以从这两部作品体现出来,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就在《小团圆》和《红楼梦魇》的互文关系里。

您在书中提到,“《小团圆》和《易经》是小说,虚构的骨架里,细节却是精准的”。这种视角远比您说的考据和索隐更有魅力。此外,您还提到,“《小团圆》出版后,吸引了不少‘索隐派’,将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一个一个的与张爱玲生活中出现过的人物对号入座。其实真正想探张爱玲隐私的读者,不妨在《红楼梦魇》中淘淘宝贝,兴许比为《小团圆》做索隐收获更多,且韵味无穷”。就像张爱玲看《红楼梦》一样,这个视角也可以作为我们理解张爱玲的一种借鉴。

黄心村: 对。我分析《红楼梦魇》的那个章节,最早的版本写于十年前,正是《小团圆》索隐派热火朝天的时候。所以当时我说考据《小团圆》还真不如仔细看看《红楼梦魇》,《小团圆》是小说,而《红楼梦魇》则不妨读成自传,其实是在开那些索隐派的玩笑。与其费心去将小说角色与真实的历史人物一一对应,不如再回到文本,去仔细读一读写于同一个时期的《红楼梦魇》,其中有太多的个人书写,有非常非常多的生命痕迹。

您尝试还原、想象了张爱玲晚年在海外写作的书桌,您觉得张爱玲的书桌或者张爱玲的书架,如果有的话,是什么样子?

黄心村: 两年前我做展览的时候,还想当然地觉得应该重建一个张爱玲书架,后来一想,不对,她根本没有书架,书看完就不要了,基本没有留下什么。她的遗物里有书,但是非常少,而且是零零碎碎的,不成系统。1968年殷允芃去麻省访问张爱玲,随后写了一篇访问记。张爱玲对此是很不屑的,认为写得不好。我觉得那篇访问记最有价值的是,让我们看到张爱玲的书桌——她在书桌上摊开的是什么?同时在进行的工作是什么?1967年赖雅去世,在张爱玲的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她突然恢复了单身,而且再也不用为了谋生去写一些自己本来没计划、没兴趣写的剧本——她并不真心想要编电影剧本,不过是为了赚钱而已,因为赖雅不断地中风,需要她来支撑两个人的小家庭。但是1967年丈夫去世以后,这个问题就没有了,同时皇冠出版社又出现了,按宋淇的说法,皇冠成了她的“衣食父母”。所以,1967年之后她的生活已经不成问题了,她进入了写作高峰期:《易经》《雷锋塔》《小团圆》《红楼梦魇》,还有三篇写了二十年的短篇小说——《色戒》《浮花浪蕊》和《相见欢》;此外就是《海上花列传》的翻译,先是译成英文,又是译成国语。这一切工作都同时在她的书桌上进行。所以书桌的还原是很重要的,书架则是无法还原的。书桌的景象标志着她进入了晚期写作的高峰,我觉得这是最精彩的张爱玲。

这恰恰也是我们过去不太熟悉的,与上海的张爱玲很不一样的异乡的张爱玲。过去大家提到张爱玲,都感觉她在海外过得不太好似的。您通过再现她的书桌,再现她成熟写作期的一系列的研究、翻译、写作,非常有力地说明了她创作时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对自己要写什么、要写成什么样子有高度自觉。特别是她跟宋氏夫妇的那些通信,也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张爱玲往来书信集》,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20年版

黄心村: 这两大册书信仔细看的话,那不得了,只是真要读懂他们在讨论些什么,譬如弄明白文字背后异常丰富的各种文本参照系,对读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套书两年前出版,现在研究还不够。再过几年,根据书信集所提供的资料,应该会出现更多的张爱玲研究。

我觉得,对写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写作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经济独立不见得就是富裕,但可以不用为了钱而去写一些自己本来不想写的东西。1967年之后,张爱玲进入晚期写作的高峰期,她拥有了这种自由,而很多写作者是做不到这样奢侈的。从这一点来讲,我根本不觉得张爱玲不幸。很多人写到她的晚年,比如各种张爱玲传记老是说她孤独终老、晚景凄凉之类,如果读了她的书信集、了解她晚期写作的状况,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感觉这些评论中其实是存在某种性别视角的,仿佛一个女人只要最后独自死去,就一定是非常孤独、凄凉的状态。能否请您谈谈张爱玲研究与阅读中存在的性别视角问题?

黄心村: 我想到了本森。本森三十出头才结婚,在她那个年代是很晚的。她在日记里面写道:“我想有伟大的成就,婚姻是个障碍。”她说如果有一天,我变得跟常人一样,有平平常常的婚姻,过一种附庸的生活,我不会有任何生存下去的幻想。当然,她后来还是结婚了。我觉得这是张爱玲跟本森这位她最喜欢的外国女作家的共同点:她们的生活是为了写作,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最为伤痛的时候、感情经历最为跌宕的时候,写作的初衷永远都在。在她生命很艰难的关头,写作是一种救赎。说她凄凉也好,说她孤独终老也罢,背后是一种我们文化里根深蒂固的性别保守主义。但是,对一个纯粹的写作者而言,如果我们说“生命写作”的话,什么是最完美的?肯定跟世俗的标准不一样。至于说“孤独”,我在想,张爱玲什么时候用过“孤独”这个词?《小团圆》初稿完成后,宋淇写信对她说,前两章很琐碎,读者不会喜欢的,而且都是以前写过的,从市场和读者需求的角度,建议她把前面两章删去。她回信说不能删,因为这两章是必要的,是“key to her character”,是建立九莉的人物形象的关键。为什么呢?因为是“高度的压力,极度的孤独”——这里就用了“孤独”这个词。它讲的是一种特殊的情境,战争爆发,在一群陌生人里死去,亲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是“极度的孤独”,这还不够,甚至还有“高度的压力”。此外,她还有一处讲到孤独。她说《红楼梦》是起了个大早,出现得非常早,在西方文学都没有出现这种长篇叙事文学的时候,《红楼梦》是一座孤独的高峰。一个人自由地写作,不趋求于他人意志,对这样的状态,她是不会用“孤独”来形容的。用世俗的观点来衡量她的晚年生活状态,显然不适合。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是不明显的,可是,她的女性意识自始至终都在。

她早期有一篇曾遭批评的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里面提到离婚的事情,殷宝滟劝那个女生说,“我自己就是离婚的人的小孩子,我可以告诉你,我小时候并不比别的小孩特别地不快乐”。她其实很早就借小说人物之口,谈到了自己对父母离婚的看法。

黄心村: 没错,她的女性意识、批判意识自始至终都在。在1945年《纳凉会记》里,她就说过“读报纸的文字,是要在两行之间另外读出一行来的”。她从很早开始就已经下意识去瓦解各种既定的结构。她不是很自觉的女性主义者,我们不能给她贴一张“女性主义”的标签,但她肯定是用解构的方式去看待任何既定俗成的规矩。你如果给她贴标签她肯定是不干的。

她也写伤痛,我其实很早就想写一篇叫《张爱玲笔下的伤痛》,非常有意思,还在构思中。《小团圆》对伤痛的描写真的是切肤之痛,《异乡记》里也写到了伤痛。可她在书信里是不提的。宋淇、邝文美是她那么好的朋友,赖雅去世,她信中也只淡淡一句“详情下次再讲”,到了“下次”,没有“详情”,也没有“再讲”。母亲去世,她也一笔带过。她给邝文美的信中喜欢用“低气压”这个词,信里说“最近有点低气压”,其实是经历了很大的挫折。没有虚构的框架,她是不会真正谈及伤痛的。

您在书中写到张爱玲对颜色的精准观察,把她写的大海和本森写的大海对照,非常有意思。您也一定注意到了,她对声音的描写很细致,很喜欢记录不同的外语和方言,然后转换成汉字。《小团圆》中有个片断,刘氏女校里的陆先生,带着学生原地踏步,说“几夹右夹,几夹右夹”。您的母语是吴语,读到这句,您反应过来她在说什么了吗?她这种还原声音的写法,您怎么看?

黄心村: 你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即张爱玲文字的声音层面。我读《海上花列传》吴语本没有障碍,再对照张爱玲的国语本,就能看到她做了什么。张爱玲说她的母语是南京话,而且是被北边话和安徽话冲淡的南京话,是她自己把上海作家这张标签给撕掉了。吴语其实是她的第二语言,学到近乎母语(near native)的程度,正因为是学来的,才能辨析母语和国语之间的差别,才可以做翻译。如果吴语是她从小成长的那个环境里的语言,她不会有那样的自觉性。

声音这个话题太有意思了。我一直很想知道,张爱玲说话是什么样的声音。殷允芃在访问记里说,她是北京话带点安徽口音。我很好奇,殷允芃是一个台湾的女学生,她怎么听得出张爱玲的安徽口音?是不是她的生活环境里有籍贯安徽的外省人?白先勇说张爱玲是淡淡的京腔,还有人说她的国语说得很标准——我想,说张爱玲国语标准的人,自己肯定是有口音的。我也在想象,张爱玲的英语是什么样的。她的中学圣玛利亚女校是美国圣公会创办的,到了港大,又进入了一个英国音的世界,她又在美国住了这么多年。有人说她虽然在美国住了很多年,英语仍然带有英国口音。她的声音是在一个多语言、多文化的环境里形成的,一定是多声道而不是单声道的:有时候是安徽话,有时候是南京话,有时候是上海话,有时候又是很纯正的京腔,然后是英语——英国英语、美国英语,还有就是洗掉了英国音和美国音的那种分不清楚、没有明确标签的英语。她不会被某个地区限定。她赴美途中经过日本写的一封信特别有意思,她就有本事用自己掌握的那么一点日语口语逛街、打车,还去买东西。她在《重访边城》中写在台湾听到山地人说日语,这是声音记忆,唤回了一种久远的语言,战争时期跟着隆隆炮火进来的、强制要学的日语课的声音出来了。声音先于影像和文字。

说到张爱玲这封信,是1955年秋天她坐上美国克里夫兰总统号邮轮兴致勃勃奔向美洲大陆的时候,写给宋淇和邝文美的第一封长信,其中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把战前、战时和战后整个连在一起,有一种历史眼光在里面,而且空间感特别强,那么简短的描写,你就可以看到1955年日本已经走出战后的阴影,正处在经济快要飞跃的关口,恰恰在那个时候,就像我在书里写的,张爱玲看到的是美国文化渗透下的日本,是她即将要去的美国的文化预演。她写1955年在大阪街头,她看到电视里正在放足球赛,电视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这是美国文化渗透到了美国占领下的日本。日本对她来讲是一道桥梁,是一片大洋隔开的两个世界之间的一个连接点。她在那个节骨眼上,看到了一张战后新版图。我这样看那封信,觉得特别有意思。

前面您谈到了张爱玲的英语口音,那么,她的英语写作的特点是什么?

黄心村: 我曾经不是很喜欢她的英语。读《易经》《雷锋塔》的英文原文,真的用了很大的耐心,我觉得读起来不是很容易,她的英文很难把你抓进去。但是我读了本森的作品之后,就完全理解她的英文是哪里来的,她们俩太像了,真的就是那个年代的典型的英文写作。之所以觉得难以进入,是因为本森这样的参照系已经被遗忘了,但是如果把本森重新找回来,张爱玲的写作就有了她的上下文,就有了来源。所以,像本森这样的作家非常重要。

能否请您谈谈张爱玲的美学追求?

黄心村: 因为那个非常特殊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张爱玲形成了一种对我而言非常奇特的美学追求。历来大家都把张爱玲想象成一个民国的旗袍女子,实际上她在美学上追求的东西怪异得多,她与李香兰那张合照里穿的裙子就非常奇特。我把它视为一种“坎普”。她的“坎普”就是在沦陷时期的上海与炎樱一起炮制出来的一套美学追求,里面有东洋摩登的东西,也有她们理解的奥斯卡·王尔德的那种新艺术运动以来的唯美和颓废。这是她们所理解的一种标新立异的风格,与时代有那么一点差距,但与时代又是分不开的,因为没有那个时代就没有这样一种美学追求。

张爱玲与李香兰

张爱玲自己也很喜欢看一些设计作品。

黄心村: 是的。《小团圆》和《易经》里都有这样的场景,开战之后,那些教授家里都人去楼空,小说中的年轻的女主人公在教授的书架上找到一本奥斯卡·王尔德的《莎乐美》,她没有将整本书带走,只是把比亚兹莱的插画撕下来带走。是不是真事,我不知道,很可能是虚构,但是很有意思。比亚兹莱对她本人的画作有没有影响,我觉得还可以继续研究。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往下挖掘她背后的参照系——这个参照系不一定是文本的,也有图像。

1894年初版《莎乐美》封面及内页,插图由比亚兹莱绘制。

张爱玲对食物的书写也很有意思。她遇到一个上海人房东,也算是故乡来人,给她送吃的,她花了很多笔墨记录那个人说了什么。她那篇《谈吃与画饼充饥》也淡淡提到一句,说在海外吃火腿什么都不太行,要说好吃还是故乡的食物比较好吃,然后话锋一转:不要寄粮包,也没有什么亲戚可以寄粮包。这让我特别有共鸣。

黄心村: 张爱玲的食物书写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她的食物书写大多没有那样美好,我用的形容词是“酷烈”:特别尖锐、犀利的食物书写。她在晚期散文《重访边城》和《谈吃与画饼充饥》里都写到在香港重新寻找当年的食物,非常惨不忍睹的经验——面包里可以拉出一根淡黄色的卷发。所以她在香港听到所谓乡音,有人谈生意用上海话,觉得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而食物又这么惨不忍睹,让她觉得要赶紧离开,用她自己的说法是“皇皇如丧家之犬”。香港既然是这样了,就没有必要再来,所以才有诀别。她提及的食物不是什么精致的美食,都是街边小吃,不见得好吃,也肯定不好看。她笔下的食物记忆,也是一种异乡的记忆,从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乡,对她而言,唯一的家园在文字里,是《红楼梦》,是《海上花列传》,是《醒世姻缘传》。我觉得张爱玲是没有归属性的。上海也好、香港也罢,对她来说都是永远的异乡。如果我们放弃追究张爱玲到底是上海的张爱玲还是香港的张爱玲,再回头来重新阅读张爱玲,并构思一个新的框架,整个世界就打开了。

您在书的后记中讲到,“张爱玲从来就不是目的,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窗口、一套方法,一条蹊径,从张爱玲重新出发,我想看看她还能将我们带到多远”,能否请您谈谈对今后张爱玲研究的展望?

黄心村: 因为我的研究是比较文学的范畴,我还可以继续地深挖她的文本参照系,这是无边无际的,可以展开一张非常多样化、非常广阔的文学关系网。视觉方面,张爱玲和图像的关系也可以往下挖,《缘起香港》里还没写够。至于张爱玲研究作为一个学科、作为人文研究的一个分支会有怎样的发展,我想说有千千万万种可能性,正如林奕华在谈到改编张爱玲之难时说的,有“千千万万的张爱玲们”。

责任编辑:郑诗亮

校对:刘威

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7月入围非虚构原创好书发布,41种新书等你来

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2021年7月入围非虚构原创好书

“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奖”由腾讯集团+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33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小说、10本中外类型小说、10本非虚构中文原创好书、10本非虚构翻译好书。根据读者投票,评出每月4个榜单的人气Top5好书。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2021年7月入围非虚构原创好书,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散文集

《纸上繁花》

祝勇 著

作家出版社

2021年7月

提名评委: 王雪瑛

内容简介: 《纸上繁花》是著名散文作家、文化学者祝勇的最新散文自选集,精选了作者近几年的代表作品,还有一些最新作品。全书分三个部分:故宫、天下、世界。第一部分内容是怀古之作,与古人对话,遥想古人心思。第二部分内容是总览祖国山川,体贴草木民间,感受神州大地之美。第三部分内容是域外旅行的观感,视角独特。

祝勇的散文饱含了历史与文化的厚度,文字淡雅,情感饱满,思考深刻,给人思考。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纪实文学

《靠山》

铁流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潘凯雄 徐晨亮

内容简介: 1949年11月,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二战”著名的战地记者西蒙诺夫来到中国。他对中共指挥的60万军队战胜了国民党80万军队感到惊奇,特地提出要到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徐州进行实地考察。当听说还有543万民工为解放军织起了一条条强大的补给线时,他不禁大为感叹:“这是人类战争史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是真正的人民战争!”陈毅元帅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靠山》全景式地呈现了革命年代,尤其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动人场面。作者自2007年3月开始,做了长达数年的深入采访和搜集资料工作,采访了战争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支前模范和他们的后人达数百人,记录笔记上千万字,搜集资料上亿字,很多史料、情节和场面都是第一次被披露。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文学研究

《红楼十五钗》

欧丽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刘忆斯

内容简介: 《红楼梦》真是一部伟大的经典,不仅仅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智慧,还有历久弥新、令人神往的“雅文化”。欧丽娟讲《红楼梦》,“用学问一提”,让《红楼梦》的视野“作高一层”,让大家看到传统中历久弥新、令人神往的“雅文化”,以及精神层面的涵养和优雅。

风靡华语世界的“红楼梦”名师欧丽娟全新作品《红楼十五钗》,十年磨剑,品读“红楼梦中人”,还原曹雪芹笔下立体的、活生生的众金钗金钗穿梭于《红楼梦》世界中,引领我们一起欢笑、伤心、哀叹、悲绝,随着她们走过有情世界,体会、品味种种人生光影,回眸自身的悲欣交集。“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重新理解红楼十五钗,也就是看懂“红楼梦中人”如何用更坚忍、更高贵的美好姿态来面对人生。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文学研究

《讲张文字:张爱玲的生平与创作》

止庵 著

华文出版社

2021年7月

提名评委: 史航 周立民

内容简介: 止庵是国内知名的张爱玲研究专家,曾主编简体字版《张爱玲全集》。

本书精选止庵近二十年所作有关张爱玲研究文章,是其此类作品的首次结集。所论切实深入,多言人之未言;作者又是散文大家,文字精致雅正,谓为“文质彬彬”亦不为过。所收包括《张爱玲文学的与众不同之处》《张爱玲的残酷之美》《<张爱玲片段>后记》《<传奇>人物图赞》《浮生只合小团圆》《再谈<小团圆>》《女作家盛九莉本事》《<色,戒>与<小团圆>》《张爱玲与视觉艺术》《关于“南玲北梅”》《〈小团圆〉原稿校读记》《〈重访边城〉原稿校读记》等,近十万字。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文化

《更新自我:当代文化现象中的个体话语》

李静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21年5月

提名评委: 金理 夏烈

内容简介: 《更新自我:当代文化现象中的个体话语》作者细读了过去十年间中国大陆的文学与文化现象个案,诸如《乘风破浪的姐姐》《青春有你》《声入人心》《都挺好》《我们与恶的距离》《摩天大楼》《人民的名义》《野狐岭》“新说唱”“新女性写作”,并从中梳理出一部书写与再现“自我”的当代经验史,对一系列文化现象诸如“快乐至上”“革命叙事”“泛CP文化”“万物皆可说唱”,做出理性客观的分析。以专业的学术思考介入当下喧嚣文化事项,这对现当代文化的积极发展无疑是有意义与价值的。

本书是对过去十年间中国大陆的文学与文化现象个案的梳理,书写与再现“自我”的当代经验史。其问题意识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在一个愈加原子化、科层化的生活世界中,文学与文化文本是如何想象与塑造“自我”的,而“自我”又是如何与公共政治、历史记忆、革命传统建立关联的。

其二,结合具体个案,探讨个体与共同体的辩证关系,进而分别描述当代共同体的若干形式及其可能性,包括现实与虚拟两端的“社群”,家庭、性别与乡村共同体等。

其三,本书希望通过经验分析,触摸正在巨变中的文化生产机制,涉及语言美学、文化生产驱动力、新的写作行动等多个方面,进而探究文化机制下的“人的再生产”这一重大议题,由此开启对于“新人”的探讨与追寻。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文化

《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

郭宝昌 陶庆梅 著

活字文化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杨早 史航

内容简介: 京剧究竟好在哪儿,这事说清楚了吗?京剧到底是国粹还是国渣?京剧何以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我们对京剧的理解是不是一直受到西方观念的影响?……有关京剧,本书试图回答的就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始终未能获得清晰答案的问题,在通俗生动地阐释了京剧是一场“了不起的游戏”的背后,提供的是我们今天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重新认识的新路径。

著名导演郭宝昌一生挚爱京剧,对京剧舞台、源流、掌故都深有研究,是著名票友;又因电影导演的专业熟读西方文艺理论,这让他对近百年来有关中国京剧含混不清的美学定义产生了质疑和思考。经过多年的沉淀,他和学者陶庆梅最终写成了这部以全新视角透视京剧本质的著作。本书不仅从中国文化的内部梳理出了京剧独特的美学特征,摆脱以往用西方文艺理论和概念解读研究京剧的套路,更是深植于京剧艺术内部、立足中国文化立场,用京剧原有的“行话”、中国文化独有的哲学和美学思维,说清楚了中国京剧自己的故事。同时,还以丰富的梨园掌故和趣闻轶事、生动通俗的京味儿语言,令人耳目一新地解开了京剧魅力的密码。既有开创性阐释京剧美学本质的理论高度,又具有通俗好看传播传统文化之美的普及特性,恰是一本与京剧大俗大雅底色统一的文化著作。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社科

《王富仁学术文集》

王富仁 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21年5月

提名评委: 王春林 张莉

内容简介: 《王富仁学术文集》整理收录王富仁先生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等作品,并将第9卷作为全集的《附录与索引卷》,为研究王富仁及其学术文化等提供了直接的文本资料。各卷依次为《论鲁迅》(上下)、《中国现当代作家印象与作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论集》(上中下)、《学界诸魂》、《新国学论集》、《先秦思想文化论集》、《中国现代文化论集》、《序跋集》《附录与索引卷》,共9卷12册,总计3557千字。这套文集的出版,系次以全集的形式出版王富仁先生的作品,并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献资料。

《王富仁学术文集》由著名学者李怡及宫立编,编选者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研究等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学者。更为重要的是,编辑委员会成员也都是王富仁先生的研究专家,对于王富仁先生一生著述及其中年之后所跻身的学术领域极为熟稔,也因此,由他们认真、精心编辑的这套《王富仁学术文集》,无疑在学术上、编辑出版上代表了迄今为止王富仁先生著述出版及研究的成就。

综上所述,《王富仁学术文集》的出版,不仅将全面地汇辑展示王富仁先生一生的著述,而且也将对学界和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了解王富仁先生、研究探究王富仁先生的文学与学术道路产生积极的意义,甚至对于研究和探究与王富仁先生相关的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文学研究史及从古代到当代的整个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等,亦将具有重要的文献出版意义和思想学术贡献。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散文集

《与父亲书》

向迅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徐晨亮 张莉 何平 金理 刘羿含

内容简介: 《与父亲书》由六篇关于父亲的散文构成。《鼠患之年》从阁楼上的鼠患切入,将困境之中父亲、母亲的形象写得入木三分,也将极度贫穷状态中的生活刻画得真实可感。在这篇散文中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出现在了向迅笔下的鄂西山村。土豆、玉米、牛、羊、猪、蛇、老鼠,通过这些乡村常见意象的大量使用构造出三四十年前贫穷落后的农村家庭的生活切面,再通过童年视角的放大、扭曲和想象给文章以巨大的隐喻空间。

《九月永存》和《独角兽》是作者在经历父亲的病重和去世后对父亲人生的重新回顾和对父子关系的重新思考。父亲性格顽固、脾气暴躁,勉力维持着全家的生计却两次摔断了腿丧失劳动力,父亲是“我”幼时不敢亲近的对象。如今,父亲老了,病了,胆怯了,软弱了。病痛和死亡的恐惧击溃了父亲,我也终于离真实的父亲更近了一些。

《巴别塔》一文是对平凡普通的婚姻关系惊心动魄的书写。巴别塔,人类曾联合修建的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话,使人类相互之间无法沟通,通往天堂的计划失败。父亲与母亲虽然说一样的话,却也有一座无形的巴别塔横亘在两人之间。两个男女青年结合到一起时,也有过一段甜蜜的时光,却最终在窘迫的生活面前停止了交流,只剩下暴怒、争吵和长久的分离。后来父亲病重,互相理解的阻碍反而消失了,最后时刻的温情令人动容。

《时间城堡》与《无名之辈》两篇可以看做是对父亲形象和经历的完整,从作者幼年的角度、从父亲与村里旁人的相处完成父亲形象的共构。

非虚构 | 中文虚构 | 随笔

《父女对话:喧嚣时代的珍珠》

陈冠学 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1年7月

提名评委: 朱学东 张英

内容简介: 《田园之秋》作者陈冠学带着五岁的女儿搬回老家,那是一处偏僻的山脚边,一色绿的山野。怎样给孩子建立一个丰富的世界,便成了老父日常操心的课题。

整本《父女对话》都是这样的一问一答中进行。小女儿问得天然,老父答得机妙。既充满童真,又处处关涉田野和宇宙。这对父女就像一块浑然的璞玉。女儿浑身带着清香味有着生命的好奇与探寻,而陈冠学的智慧、博学和温暖也让人动容,守护着孩子的灵感和天真。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学术

《郭沫若书信中的当代中国》

李斌 著 斯日 主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1年5月

提名评委: 周立民

内容简介: 《郭沫若书信中的当代中国》以郭沫若57岁至86岁(1949—1978)之间的友朋信札为基本材料和线索,主要讨论了五个问题:一、郭沫若对旧作《历史人物》《地下的笑声》《洪波曲》以及古文字类著作的整理、修改和再版;二、《武则天》《蔡文姬》《管子集校》等重要著作的写作过程;三、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权与责;四、作为著名诗人和中国文联主席的郭沫若如何在文坛发言;五、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当代文人和学者,郭沫若在新中国的对外交往中扮演何种角色。

郭沫若是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知识分子,是公认的当代中国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他的内在关切、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活动方式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尚。本书从此前学界所鲜见的大量的档案资料、未刊手稿、未刊信札的角度切入,研究触角涉及当代中国文化的诸多层面。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长篇散文

《塔鱼浜自然史》

邹汉明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何平

内容简介: 《塔鱼浜自然史》是一部关于江南村庄塔鱼浜的文学传记。缘起于塔鱼浜拆迁之后,经由废墟上的一只供碗,作者以亲历的往事,以水汪汪的少年之眼深情回望旧时光、旧江南、旧生活,举凡地理、岁时、动植物、农事等,构成一个村庄自然史的基本面相,尽显江南无名之地的普遍意义。

本书不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取胜,却满目锦绣,日常事物中寄寓的深意与暗旧调子里透出的新意互为表里。作者文字清通,叙事简静,描写忠实于事物的纹理,众多零金碎玉的家常片段汇聚成儿时记忆的滚滚洪流,全面而形象地还原了江南乡村的肌理,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水乡生活全景图。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散文集

《茶话会》

车前子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7月

提名评委: 傅小平

内容简介: 《茶话会》是著名诗人、画家车前子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二辑,第一辑收入《回忆茶》《茶意五帖》《好事成双》《蒸青闲笔》《茉莉花茶》等与“喝茶”有关的篇目,第二辑收录《城南唱和》《册页晚》等与“诗、话”有关的篇目。《茶话会》为我们呈现了文人世界的各个层面和侧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文化

《时尚现代性:民国的时尚风潮和民族想象》

张小虹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夏烈

内容简介: 从理论到文本,从文化到国族,从时尚到历史,张小虹穿梭在各个不同畛域的缝隙间,以小观大,对民国以来的时尚抽丝剥茧,为我们理出另类现代性的头绪。从林则徐的裤子、鲁迅的头发谈到张爱玲母亲的小脚,那些被折叠到历史长河中的细节反映了什么样的现代性?从上海旗袍、巴黎洋装到台湾日据时期的服装改革,从鸳蝶派小说杂志封面的“时装美人”到抗日时期的阴丹士林蓝旗袍,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现象传递了什么样的时尚信号?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散文集

《重返帕米尔:追寻玄奘与丝绸之路》

侯杨方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刘炜茗

内容简介: 2014年5月19日,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侯杨方教授开发的《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利用研究团队几次前往帕米尔地区实地考察所获成果,精确呈现了包括商队经常通行的玄奘东归路、卡拉其古路和19世纪“大博弈”时英国探险队经过的纳兹塔什路,以及东下葱岭到喀什方向的喀什-英吉沙路和到叶尔羌方向的蒲犁驿路。侯教授为何要精准复原丝绸之路?为何首先选择如此具有难度的帕米尔地段进行考察?怎样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实现路线的精准复原?侯教授在他的新作《重返帕米尔:追寻玄奘与丝绸之路》中对这些疑问一一作了解答。

本书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

一、对百年来各国探险家斯坦因、斯文·赫定、寇松等人追随玄奘足迹所作的中亚探险的回顾。

二、侯杨方教授带领复旦科考队复原玄奘之路的考察记。

三、帕米尔是丝路最重要的枢纽。“精确”的概念,可理解为路线具体到每个山口、每条河流、每个关隘,“误差不超过 30 米”。1900-1931年间,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探险家斯坦因曾四度进行过中亚考察。在新疆境内,他试图依照《大唐西域记》英文版复原玄奘穿越帕米尔之路,却在塔什库尔干与当年的玄奘“分道扬镳”。百年后,复旦史地所科考队再次接上了历史的线索……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文化

《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

赵林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宋晨希

内容简介: 《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是一部视域广阔、别开生面的西方文化综论。书中将超越现实、追求彼岸的“超越的浪漫精神”作为西方文化的本质精神特征,将宗教殉道意识、世俗英雄主义、个人自我完善的动态平衡作为西方文化发展的动力,系统地展现了西方文化从古希腊文化的原始和谐到罗马帝国的英雄主义,再到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唯灵主义,最后到现代早期的国家主义、科学崇拜和乌托邦理想,总共3000年的发展演变历程。

葡萄紫色的爱琴海所孕育的希腊文化提供了精神养料,气势雄浑的罗马帝国展现了振奋人心的英雄情怀,空灵幽邃的基督教理想则为现实世界中的失意心灵发出了神旨的感召,现代西方文化就是在此基础上开花结果。灵与肉、天国与尘世、理想与现实的二元对立,宗教殉道意识与世俗英雄主义的矛盾冲突,历史的天平到底偏向哪一侧?赵林教授在此书中展现了一种恢弘的眼光和深刻的见解,在他的娓娓道来中,我们可以聆听一段超越的浪漫精神自身演进的悲怆变奏曲。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历史·世界史

《人类笔记》

特·官布扎布 著

作家出版社

2021年5月

提名评委: 张英

内容简介: 《人类笔记》是一部罕见奇作,有着人类每一个成员值得一读的内容。因为,它解读了我们人类这一物种未被破译的生存密码。

在地球这个星体上,人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对此,我们似乎了然于胸,但总是一头雾水般地模糊不清。在以往,我们都以文化记忆、帝国兴替、文明发展的线条回望过去,触摸历史,解读人类。而与此不同,《人类笔记》则以人类的生存和生存所必需的生存资源为总轴线,以进化开智、生存资源存在的方式及其演化、人类围绕生存资源的规律性运动、利益关系、利益体及其演化等为基本关注点,依托现有事关人类历史的浩瀚记录,以时而宏扩无极时而又细致入微的独特视角,品味和记述了人类自太古时代到联合国成立那一刻的艰辛跋涉,聚散离合,爱恨情仇,成败兴衰和更替演进的全程经历。

作者惊奇地发现人性中的本能、本性及理性在人类生存中所发挥的神秘作用,进而对人类的目标、历史的方向、权力的形成、神的出现、宗教的产生,大迁徙的发生、文化的演进、帝国的兴替、文明的开化、本能的衰变、本性的肆虐、理性的成长等人类历史中曾经发生的风云大事一一进行了精心解读,一路领略人类命运一体相连的存在情形,并呈现出了一套洋溢着历史情怀的,以公正为基调的人文话语体系。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历史·学术随笔集

《清初之遗民与贰臣》

谢正光 著

艺文志eons·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年7月

提名评委: 李夏恩

内容简介: 《清初之遗民与贰臣》是《停云献疑录》之后谢正光的第二本学术随笔集。

历史上的中国,每逢改朝换代,士人的出处便成为知识分子最大的伦理问题,亦成为日后知识分子讨论的焦点话题。就较近的历史而言,明末清初的士人选择仍牵动今人的心。但历来讨论此一问题者,多持遗民与贰臣界线分明、水火不相容之论调,而谢正光指出这并非历史的事实,清初重夷夏之辨如顾炎武者,也与新朝大臣颇多往来。

本书所收各篇,即放弃用“政治操守”做单向性的探讨和阐释,尝试考述遗民与贰臣间的社会关系、治学方向、伦常日用、性情志趣等,推求所处之境与论交之由,呈现出远比一般认知复杂的清初文人圈子与历史现实。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纪实文学

《铁血旅顺》

刘长富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5月

提名评委: 潘凯雄

内容简介: 旅顺,半部中国近代史——国家记忆。

旅顺,一座日、俄铁蹄蹂躏的城!一座铁、血忠诚铸就的城!

关于旅顺,除了甲午战争,还有更多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

中国的殖民史中,最饱含血泪和抗争的部分在旅顺。

旅顺作为海上雄关、军事要塞,在列强的铁蹄与旅顺人民的血拼中影响和改变了东亚与世界的格局。中国最早的海军从这里起步,几乎所有近现代的世界伟人都注视过这里。这块土地上的列强之争令人震惊和慨叹。本书以史为鉴,一曲悲歌,铿锵几度。当苦难和屈辱已成往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些支撑家国崛起的宝贵的精神力量,看到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的觉醒之路。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文学评论

《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世界》

吕约 著

KEY·可以文化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7月

提名评委: 王雪瑛 周立民

内容简介: 《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世界》是一部文学评论专著。作为融贯中西的文学大家,杨绛先生以睿智、精纯、真诚、旷达的文字俘获了万千读者的心灵。本书深入浅出,详尽解读杨绛的全部戏剧、小说、散文作品,抉幽发微,引领读者体察杨绛作品独特的审美特征、精神意蕴与文化内涵,进入这位身披“隐身衣”的智者的内心世界,领略其幽默与悲悯交织、理性与感性并举的智慧魅力。

作为海内外第一部系统化、总体性阐述杨绛八十余年文学创作的专著,本书亦力图通过个案分析把握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变迁中知识分子的精神脉动。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文化

《侠义三千年》

吴向京 暴昱东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刘忆斯

内容简介: 《侠义三千年》缘于吴向京老师在北大关于“侠义文化的演变”的讲座,它跳出了文学的视野,用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去探求侠义文化的演变及其意义。分为启篇、上篇和下篇三大部分。上篇讲侠义之理,下篇讲侠义之史。

上篇试图从哲学、社会治理等角度探讨侠的产生以及其存在必要性,从“义”的精神本质挖掘侠的起源和精神特质,并从中国礼制发展和法制史,探讨侠在春秋战国大量产生的必然性;同时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所产生的与“侠”类似的群体特质进行分析,梳理骑士精神和好莱坞个人英雄的形成和塑造。通过对比骑士精神、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和侠义精神,更加明晰中国侠义精神的独特文化精神内涵。

下篇梳理了侠义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其背后的历史原因,总结了其脱实向虚的总体趋势,用历史和文学的双重逻辑构建了一部更加完整、立体的侠义发展史。在叙述中,以历史背景下的典型侠客或者典型文学作品为核心,阐述该历史阶段侠客及侠义文化的总体特点。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饮食文化

《中国人超会吃》

王恺 戴小蛮 著 刘小柱 摄影

活字国际 |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7月

提名评委: 史航 杨早 姚海军 张莉 夏烈 石剑峰 张英 刘羿含 肖惊鸿

内容简介: 《中国人超会吃》从 “菜、肉、鱼、禽、豆、米、面”等七大食物类别出发,选取有代表性和烟火气的55道灵魂美食,配合以14篇饭桌观察 、6地(北京/上海/南京/扬州/苏州/成都)市集采风以及800余幅现场摄影作品,呈现嘈杂声色与平民智慧,堪称一次当代中国餐桌新巡礼。

55道灵魂食谱:图文并茂,介绍菜品的历史、食材选择及制作步骤,收录名店名厨的独家烹饪技巧。

14篇饭桌观察:敏锐捕捉当下中国人的饮食变化,剖解中国人的请客之道、网红餐厅与苍蝇小馆的风靡、外卖对用餐习惯的改变。

6地市集万象:探访北京、上海、南京、扬州、苏州、成都这六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菜市场,囊括历史变迁、特色菜品、交易语言,呈现活色生香的买卖众生相。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历史

《回望:近代一百年》

马勇 著

新星出版社

2021年7月

提名评委: 杨早 沈杰群 刘羿含 吴菲

内容简介: 《回望:近代一百年》全书共分为三编,第一编为“回望百年”,回顾了晚清政治改革中改良与变革的互相博弈;第二编为“重建晚清历史细节”,重新分析了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晚清新政、辛亥革命、民国的建立等历史事件;第三编为“百年文化启蒙”,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得失经验。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文学·故事集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陈年喜 著

真故图书·台海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王春林 史航 金理 张英 肖惊鸿 张莉 周立民 何平 傅小平 宋晨希 刘羿含

内容简介: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是矿工诗人陈年喜首部非虚构故事集,由真故图书出品。

作为巷道爆破工,陈年喜深潜于大地5000米深处,用炸药和风镐轰开山体,凿出金、银、铜、铁、镍。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是王二、德成、小渣子等同样低微的命运。后来有的人在爆炸中跑成一蓬血雾,有的被气浪削成了两半,只有他相对幸运——颈椎错位、一只右耳失聪,患有尘肺病。

翻开《活着就是冲天一喊》,这些悲怆炽烈的生命逐一呈现在你的面前。艰辛的劳绩,无常的生死,每一个故事,都像陈年喜在矿山深处敲下的石头一般坚硬、炫黑。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随笔集

《书衣文录全编》

孙犁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徐晨亮 张莉 王春林 史航

内容简介: “书衣文录”在事实上构成了孙犁的日记,其中透露的真实,为我们看待中国现当代文学提供了难得的“幽深”视角。一个在角落里孤独的包书人,保留了被我们忽视的价值与信息,这些价值与信息既指向孙犁本人,又指向时代及传统。这即是“书衣文录”的迷人魅力。

二〇一九年,在孙犁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出版社对孙犁的藏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做到了不遗漏一本,又从中发现了大量的未曾面世的“书衣文录”手稿。这些新发现的“书衣文录”手稿加上二〇一三年发现的那三百余篇,再加上近些年来学术界陆续发现的“书衣文录”,编辑《书衣文录全编》的时机已然成熟。

为方便读者阅读,此次出版的《书衣文录全编》,以手稿影印的形式呈现并配以释文,还增加了附录。附录囊括了未有手稿的“书衣文录”以及甲戌理书记、理书续记、理书三记、理书四记、耕堂题跋。在编辑过程中,尽量按“书衣文录”原本题写年月为序,涉及套系书的,据首卷(册)题写时间入目编次。此外,释文尽量依据手稿原貌,未按现行出版标准统一、规范。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随笔

《感觉的记忆》

秦颖 著

谭徐锋工作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何平

内容简介: 随笔这种文体灵活多样,既可以撰物品、抒性灵,又是思想最灵活方便的表达方式。它不力图展示社会生活的宏阔图景和历史全貌,而是追求书写者的个人经验、感受和思考,表现的是片段的人生、社会、思想等等,故常常是以小见大,婉而多趣。作者读书极博,有旧出版人的情怀,文字耐读,可见当下文化风貌。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社会学

《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

安超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7月

提名评委: 宋晨希

内容简介: 《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是一个乡村女孩在成为母亲之后,通过口述史和民族志的方法写就的中国乡村百年传续的教育家谱。

在这里,我们既能能看到一个农村家族的五代人在百余年间如何面对苦厄、动荡、无常把孩子“拉扯大”的复杂经验,也能看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的“野孩子”长大成人的多条路径。

不同于卢梭学派对乡村生活及自然主义教育之乌托邦式的精英怀旧,也不同于布迪厄学派对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之纯粹目光和实用目光的二分化理解,作者揭开了她所亲历的民间养育学的多副面孔和深层结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教育与生计相结合的家庭劳动教育;“说谅”与“圆成”——游戏、世俗交谈与社会欢腾所构造的公共闲暇教育;“举头三尺有神明”——对文字、读书、教师、爱情、善业等所承载的“天道”持道德敬畏的神圣性教育。

在不同历史时期,乡村社会基于生计考量的实用目光始终存在,但每一代人都保持了“学以为己”与“成而为人”的纯粹精神与功德意识,而后者才是支持平民子弟完成阶层流动、文化超越的关键力量。可以说,民间养育学既是苦难教育学,也是希望教育学,而在最终意义上,是“大器晚成”的教育学。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文学·文艺评论

《尘界与天界:汪曾祺十二讲》

王干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5月

提名评委: 张英 夏烈

内容简介: 《尘界与天界:汪曾祺十二讲》为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评论家王干研究汪曾祺数十载的整体性论述之作,共分为十二讲,涵盖文学、艺术、人生哲学、里下河作家、“吃”等,涉及汪曾祺作品的现代性、历史感、民间性等多个核心内涵,对汪曾祺的小说、散文、书画艺术等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同时让读者从更广阔和深刻的层面,了解汪曾祺在现代文学史的境遇变迁和一些文学史现象,既有很高的学术水准,又以“讲”的形式实现了雅俗共赏。本书附录部分,以“汪曾祺忘年交”身份和散文家笔法,记述了与汪曾祺之间的交往趣事。作为“鲁奖”散文奖得主,王干的评论文字兼具理性批评色彩和名家散文气度,被丁帆先生评价为“用文学创作的语言和激情书写带着生命体征的评论”。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中国历史研究

《清朝最后的120天》

刘江华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年5月

提名评委: 潘凯雄 肖惊鸿 李夏恩

内容简介: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大幕揭开,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封建帝制的终结,计有120余天。这120天虽然转瞬即逝,但也惊心动魄,浓缩了3000年封建王朝、300年大清帝国分崩离析的最后记忆。

《清朝最后的120天》是对清朝最后120天的史实重建,以清宫档案等一手史料为基础,沿着清政府获知武昌起义的时间链条,勾画其覆灭前的历史光景。作者从多个维度细致而具体地交代了武昌起义后的清政府在军事、财政、外交、中枢运转上的应对得失,再现清廷从匆忙处置到无奈退位的历史进程,用具象化的写作还原了辛亥革命这个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重大事件。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文学评论

《两间驻望:中西互动下的中国现代文学》

李欧梵 演讲 席云舒 录音整理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王雪瑛 木叶 朱学东 姚海军 刘晖 宋晨希 刘羿含

内容简介: 《两间驻望:中西互动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一书的内容出自李欧梵教授受邀为北京大学第三届“胡适人文讲座”所做的五次讲演。李欧梵教授回归到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传统题目——中西文学关系或者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用自己的思想史方法把文本和文化史连在一起。他首先尝试厘清现代、现代性和现代文学或者说现代主义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勾勒出现代主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轮廓,进而通过四个专题——晚清文学中的乌托邦想象、1930年代中西文坛的“左翼”国际主义、维柯—萨义德—朱光潜的人文主义遗产,以及台湾的“学院现代主义”——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如何接收和处理西方现代主义所带来的“现实的焦虑”,今天我们又能从20世纪的历史种继承怎样的遗产以应对新的危机。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历史

《追寻生命史》

余新忠 著

谭徐锋工作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刘忆斯 宋晨希

内容简介: 通过多年来自己在社会文化史领域中的研习和对这些个案的探索,更为感触良深的是,若能跳脱以往过于关注直接关乎社会经济发展的宏大主题、热衷宏大叙述的思维,将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拉回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中来,真正将生命置于历史研究的中心,立足生命并透过生命来探究历史的状貌和演变脉络,那一定可以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历史面相,让我们可以更深入细致地观察到生命历程与体验,并书写出更接地气、更具情理也更能激活读者内心的记忆、体验与经验的历史。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自传散文

《都是大角色》

郭宝昌 著

活字文化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史航

内容简介: 《都是大角色》是著名导演郭宝昌的自传散文,以一众各赋异禀的“小人物”串联起自己八十余年曲折人生路上的雪爪鸿泥,继续讲述《大宅门》意犹未尽的故事。

郭宝昌自幼被卖进豪门,饱经沧桑,阅尽世情。他被时代的车轮倾轧下狱劳改,他对艺术的痴迷和探索,他和梨园名宿的奇缘,他对第五代导演的扶持以及和他们的友谊,他被命运拨弄而缺乏亲情的孤独……跌宕起伏的经历,加上这些经历中遇到的奇人异事,构成了他异于常人的非凡人生。

本书以人物写作为主体,呈现了一组精彩绝伦、复杂生动的人物群像:隐身宅门的传奇武功高手和他的纨绔少爷徒弟;外表优雅美丽却在宅门里扭曲变形的小姐们;朴素善良、却在被自己卖入豪门又扶正当了太太的女儿面前畏首畏尾的奶奶;长得极丑倒守着最美的媳妇干着最美的活儿、一身坏毛病却极其善良懦弱的家仆;宅门花园里深藏的古琴文化和古琴大师;坚信共产主义却在时代车轮倾轧中逐渐失去自我、最终落入骗钱陷阱的偏执挚友……人性的复杂多面、人生的不可预测,构成了这部作品的最大特色,这些丰富深沉的人物谱背后,是对时代、对命运、对人性的复杂体味和深刻感慨。

他们是被历史抛弃的小人物,他们是生活里的大角色。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艺术·电影研究与批评

《社会风景的寓言:中国电影文化1988—2015》

张旭东 著

光启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5月

提名评委: 杨早 刘羿含

内容简介: 《社会风景的寓言:中国电影文化1988—2015》收录张旭东自1988年以来的电影研究和批评文章。全书主要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崛起的“中国新电影”,自这一时代,中国电影开始审视自身历史,盘点民族电影的文化资源,探索审美突破的策略,努力学习崭新的“现代世界电影语言”,以此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走向世界”。

张旭东在书中主要以“第五代”电影为主要分析对象,对《红高粱》《孩子王》《秋菊打官司》《芙蓉镇》等名家名作,以及以贾樟柯代表的“第六代”导演作品的叙事解析和批评阐释,结合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探讨历史如何在银幕上再度呈现,第五、第六代导演在海外与在国内民族文化图景中的位置,以及电影现代主义在社会与意识变革舞台上的位置,等等。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历史

《秦制两千年:封建帝王的权利规则》

谌旭彬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王春林 张维特 徐晨亮 朱学东 丁杨 何平 傅小平 夏烈 李夏恩 张英

内容简介: 从秦汉到明清的两千多年里,版图一直在变化,王朝不断在更迭,英雄人物在辈出,新品种食物在引进,工艺技术在増多,而底层民众的艰难生活,似乎从未有过大的改变。

那么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是商鞅之道与韩非之术构造出了秦帝国,此后的历代王朝就依着这条路径在一直不停地走下去。无论历史怎样向前,秉持秦制的统治者们用商鞅、韩非之道治国,而讳言自己是商鞅、韩非的信徒,这也是两千年秦制帝国的常态。

《秦制两千年:封建帝王的权利规则》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力作,选取了16个历史横断面,着重探讨在每一个封建王朝的盛世背后,百姓生活的历史真相。作者直指封建王朝的核心理念“外儒内法”,将秦制帝国纷繁复杂的历史常态化、规律化,探索帝国运转的内在理路,揭示其延绵长达两千余年的奥秘;深入每一个截点,解读信史文献,用严密的逻辑掲开王朝治世的面纱,也颠覆了世人许多想当然的认知。

这些历史横断面关联起来再现了两千年来秦制从萌芽到成熟,再到进化的全过程,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审视王朝兴衰的视角。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纪实文学·自然文学

《虎啸:野生东北虎追踪与探秘》

任林举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7月

提名评委: 徐晨亮

内容简介: 《虎啸:野生东北虎追踪与探秘》是一部关于野生东北虎的探秘与传奇。

作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于白山黑水间追踪着山林王者野生东北虎高傲、野性的足迹。同时,在时间的纵轴上铺陈开华夏文明中虎与自然、虎与人类、人与自然之间几千年的缠绵纠葛和相互成全。

作品围绕野生东北虎的食物链,以细腻精微的自然主义思维,生物学观察的视角和独特的文学表现手法,描摹了东北虎、东北豹、野猪、黑熊、狍子、鹿,鼠、鼬、虫、鸟的千姿百态和妙趣横生的习性及故事。又以万物皆有灵的感悟,对书写对象给予了合乎自然规律和逻辑的人性关照,呈现了一个险相环生、自由放达的山野江湖。

作品大量着墨于猎人和狩猎故事,并通过对狩猎这个业已消逝的职业,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进行了追述和反思。在对猎人代表人类挑战大自然和山林动物,表现出的勇敢、坚韧、智慧和英雄主义气息加以正向关注的同时;也揭示了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阶段,狩猎这个古老的“行当”必然走向没落和消亡。作者带领我们一起经历着最后一群狩猎人的怀旧与无奈,迷茫与抗争,觉醒与悔恨,谦卑与侍奉。

作者以行走和访谈的方式,深入到山林、动物保护工作者、猎人、历史研究者、民俗专家、地域文化研究者、村庄和山民中间,描述出了一张由虎豹兴衰史、民族精神史、思想文化史、地方发展史、生态演变史等交织、浸染的人文简图。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游记

《阿富汗访古行记》

刘拓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宋晨希 刘羿含

内容简介: 阿富汗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汇聚之地,《阿富汗访古行记》记录了作者于2014年和2017年两次独自踏寻阿富汗诸多古代遗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势复杂,访古行旅充满冒险和艰辛,而普遍的贫穷和宗教的保守,也让这里有着独一无二的风土民情。书中除了介绍阿富汗古代遗存的历史、分布和现状,也描绘了此地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日常。作者在历史、考古领域的扎实积累增添了此书的知识性,生动的叙述中饱含对过往和现实的人文思考,文笔朴实而充满温度。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散文

《女性的河流:虹影词典》

[英]虹影 著

作家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王雪瑛

内容简介: 《女性的河流:虹影词典》是虹影将多年来文学阅读、创作经验、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精心整理和汇聚的“个人经典”,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散文随笔集。包括“女子虹影”“外界之外”“内心之内”“文学疆域”和“生活道场”五个部分,这其中有故事、有经历、有见闻、有思考,它们将文字内外现实的、情感的、精神的虹影巧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可以借此看到时间的剥夺与给予,是一个重新认识作者虹影的机会,也是更好感知女性、体验成长、走近文学、了解自己的窗口。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历史

《钦定、协定与民定:清季制宪研究》

彭剑 著

谭徐锋工作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刘忆斯 唐山 李夏恩

内容简介: 通过对载泽的考察,清廷认识到宪法可以巩固君权;通过对达寿的考察,清廷认定用钦定的办法制宪是确保宪法巩固君权的不二法门。这与民间所主张的制宪方法冲突,预备立宪期间的制宪活动遂演化成一场制宪权的争夺。从1908年的《宪法大纲》到1911年的大清帝国宪法草案,清廷均坚持钦定,牢牢控制制宪权。但在革命风暴的冲击下,清廷放弃钦定并很快连协定也放弃,宣布帝国宪法全由民定。只是此时已经民心尽失,清廷非但未能巩固君权,且未能保住君位。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散文

《小先生》

庞余亮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史航

内容简介: 一位18岁的小先生在乡村教学。那年是1985年,小先生赶上了第一个教师节,从此有了本儿属于他也属于孩子们的备课笔记簿。小先生喜欢在备课笔记背后记下孩子们成长的故事。

宁静的乡村,清澈的孩子

一片自由自在的“纸操场”

眨眼睛的豌豆花/ 跑吧,金兔子!/ 栀子花,靠墙栽/ 沿着草垛往下滑/ 树杈间的排球

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温习,都可以取暖。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历史

《国与家:曾国藩这么做》

王开林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杨早

内容简介: 《国与家:曾国藩这么做》是一本严肃的书,杜绝戏说,注重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可信性,全书脚注近千条,行文讲求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它与市面上那些写曾国藩的书既不同质,也不同构,这本书不仅适合喜爱中国近代史和人物传记的读者披览,而且适合任何一位爱国者、爱家者阅读。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纪实文学

《疯人说:精神病院医生手记》

穆戈 著

真故图书·金城出版社

2021年6月

提名评委: 刘忆斯 刘羿含

内容简介: 双相情感障碍、丧失宠物症候群、恋物癖、强迫症、抑郁症、妄想症、双重人格……这里有一群活在深渊里的“疯子”。

大提琴家折断琴弓,朝自己的胸口扎去,他说——他不是怕死,是怕遗体不美;作曲家自愿瘫痪,他说——接受“不被喜欢也没关系”,比接受瘫痪还难;17岁的男孩,身体里住着两个灵魂,谦让着求生机会,他说——请帮帮我妈妈;妈妈的猫去世后,她变成了猫,她说——父母是怎么养你的,等你长大了,就极有可能是这么养孩子的;木偶师谋杀了最心爱的木偶,他说——他女朋友死了(没人相信,直到警察找到了一个残疾女人的死亡真相)。

……

他们是另类的天才,怀揣无法理解的神奇想法;是博学的骗子,将反社会和反人性隐藏得天衣无缝;更是孤苦的可怜人,身在社会,心却在孤岛。医生穆戈和他们接触越深,越能看到这些“疯子”背后,破碎而炙热的灵魂。

这是一部精神病院题材从未有过的作品,以医者视角呈现普通人真实的心理困境,再现他们心理修复的过程。打开这本书,勇敢凝视深渊,你会发现,最后深渊里飞出了一只蝴蝶。走过至暗时刻,那些灵巧自在又脆弱的生命,不顺从,但永远值得被爱。

非虚构 | 中文原创 | 文化研究

《梵佛间:金克木说印度》

金克木 著 木叶 编

作家出版社

2021年5月

提名评委: 史航 金理 刘羿含

内容简介: 《梵佛间:金克木说印度》分为四辑,辑一名为“中印之间”,文章均出自《中印人民友谊史话》一书。辑二是“现代天竺”,重在“现代”,从英印冲突讲起,并涉及思想、诗歌、绘画、古城胜迹等,甘地和泰戈尔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重头篇章,二者又辐射出颇多时代、社会以及思想的流转。辑三“艺文杂识”,偏于更为久远的历史与传统,这部分关于文艺的绍介与思考大多更为形象而可感。辑四名曰“梵佛究竟”,直指本书的主旨,或许也是最深邃的部分,兼顾了古代印度的宗教、宇宙观、哲学思想和梵语本体,以及佛教中的关键问题。如果说第一辑重在钩沉与铺陈史实的话,接下来的三辑则重在探勘,解析。

欢迎读者关注“探照灯好书”微信公众号,参与本文投票、转发朋友圈(不可分组,截图发至后台),并在文末留言,我们将选出3位获奖者,每位赠书一本。

值班编辑 | 小飞侠

值班主编 | 刘羿含

2021年好书评选征集中!

“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奖”由腾讯集团+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书。

评选图书类型

图书主要以大众读者为对象,为虚构和非虚构两大类为主。

1:虚构

1)小说 (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

2)类型小说 (长篇类型小说+中短篇类型小说集 )

2:非虚构

传记、历史、特稿、散文集(地理、游记)思想、文化、科普

社科、政治、军事、法律、哲学、社会学、经济、艺术、新知

3:单列从国外的引进翻译类好书 (书单),从上述两类提名图书中选出

出版社荐书标准

☑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出版的图书

☑中国内地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文化是国家的灯塔,阅读是文化的精神的象征。

我们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阅读的力量。

请您关注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我们会为您推荐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书。

相关问答

推荐一下学习 数字信号处理 的书籍 申请方

想要学好数字信号处理,选择一本好的参考书籍是十分重要的,以下为大家推荐的数字信号处理书籍,供大家参考。1.数字信号处理——原理、算法与应用(第...

猜你喜欢